img
I/II期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选择

滤泡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(iNHL),约20%-25%的FL患者疾病為(wèi)早期(I期或II期)。目前早期FL存在多(duō)种治疗策略,包括观察等待、放疗(RT)、免疫化疗、联合治疗等。免疫化疗后序贯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也是FL可(kě)行的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,但目前相关研究数据较少。此外,在目前PET-CT指导FL疾病分(fēn)期的背景下,仍缺乏相关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指导FL的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。澳大利亚淋巴瘤联盟开展了一项多(duō)中心、大队列回顾性研究,对PET-CT时代I/II期FL的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进行了总结。现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整理(lǐ)如下,供广大读者参考。

研究方法
src=http_%2F%2F5b0988e595225.cdn.sohucs.com%2Fimages%2F20190929%2F42b049db3f0a4b8c9704e84ee6605356.JPG&refer=http_%2F%2F5b0988e595225.cdn.sohucs.jpg

该回顾性研究自澳大利亚13个中心和加拿(ná)大3个中心纳入了自2005年至2017年确诊的初治I/II期,1-3a级成人FL患者,对这部分(fēn)患者的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和预后进行了分(fēn)析。研究纳入患者需同时接受PET-CT和骨髓活检确定疾病分(fēn)期。

研究结果

患者总體(tǐ)情况

该研究共纳入365例患者(I期:221例;II期:144例),中位年龄為(wèi)63岁(范围:21-94)。57%的患者為(wèi)男性,6%的患者具有(yǒu)B症状,13%的患者具有(yǒu)巨大包块(≥7cm)。研究纳入患者中位随访时间為(wèi)45个月(范围:3-164)。相比于I期患者,II患者具有(yǒu)巨大包块的比例更高(P<0.001),FLIPI评分(fēn)也更高(P<0.001)。

治疗策略

研究中患者分(fēn)别接受了观察等待(n=85;23%)和启动治疗(n=280)的治疗策略。与启动治疗的患者相比,观察等待的患者年龄更大(中位年龄:65[36-94] vs 60[22-85];P=0.005),结外受累患者比例更高(P=0.022)。其他(tā)基線(xiàn)特征无明显差异。

启动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(fēn)為(wèi)单纯RT(n=171;47%)、免疫化疗(n=63;17%)、联合治疗(n=46;13%),这三组患者基線(xiàn)特征存在若干差异。与接受免疫化疗和联合治疗的患者相比,接受单独RT治疗的患者具有(yǒu)巨大包块比例更少、受累淋巴结数量更少、B症状更少,同时I期患者比例更高。与接受免疫化疗的患者相比,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B症状更少,FLIPI评分(fēn)更低。

接受单纯RT的患者75.2%接受了24-30Gy的剂量,19%接受了>30-36Gy的剂量,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RT剂量与接受单纯RT的患者水平接近。接受免疫化疗的患者化疗方案包括R-CVP方案(26.6%)、R-CHOP方案(46.7%)、BR方案(10.1%)、其他(tā)方案(5.5%),不同化疗方案之间无明显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差异(P=0.72),另有(yǒu)11.1%的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。接受免疫化疗和联合治疗的患者中,97.2%(106/109)接受了利妥昔单抗治疗,49例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(免疫化疗组,n=37;联合治疗组,n=12)。单纯RT组没有(yǒu)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。

疗效结果

与观察等待的患者相比,启动治疗的患者PFS显著延長(cháng)(HR:0.52;95%CI:0.32-0.85;P=0.002),其中II期患者PFS显著延長(cháng)(HR:0.39;95%CI:0.18-0.82;P=0.002),I期患者PFS无显著差异(HR:0.67;95%CI:0.35-1.27;P=0.17)。观察等待患者与接受单独RT的患者至下一次化疗治疗时间(TTC)无显著差异(HR:0.91;95%CI:0.52-1.62;P=0.10)。两组患者总生存期(OS)接近(HR:0.94;95%CI:0.34-2.8;P=0.90)。研究中所有(yǒu)患者的5年PFS率和OS率分(fēn)别為(wèi)66%和94%。

接受单纯RT、免疫化疗、联合治疗的患者总缓解率(ORR)分(fēn)别為(wèi)95%、96%、95%(P=0.87)。三组患者PFS存在显著差异(P=0.0023),但OS无显著差异(P=0.38)。由于免疫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均接受了免疫化疗,且PFS无显著差异(HR:1.78;95%CI:0.68-4.70;P=0.24),因此后续分(fēn)析中将两组合并為(wèi)“系统治疗组”。

系统治疗组患者与单纯RT组患者PFS(HR:1.32;95%CI:0.77-2.34;P=0.96)和OS(HR:0.46;95%CI:0.17-1.5;P=0.21)接近。其中,接受系统治疗的I期(HR:0.56;95%CI:0.28-1.17;P=0.18)和II期(HR:0.96;95%CI:0.39-2.32;P=0.93)患者的PFS均与接受单纯RT的患者接近。

9%的I期患者和30%的II期患者在系统治疗后接受了利妥昔单抗的维持治疗(每2或3个月1次,持续24个月)。与接受单纯RT的患者相比,系统治疗后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存在B症状、巨大包块、低血红蛋白的比例更高,受累淋巴结数量更多(duō)。相比于未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,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PFS更优(HR:0.24;95%CI:0.095-0.64;P=0.017),但OS无显著差异(HR:0.89;95%CI:0.16-4.90;P=0.90)。多(duō)变量分(fēn)析显示,与单纯RT相比,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是唯一显著改善系统治疗患者PFS的因素(HR:0.18;95%CI:0.573-59.3;P=0.005)。

疾病复发与疾病转化

各组患者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和发生情况有(yǒu)所不同。24.6%的单纯RT患者、18.3%的系统治疗患者、4.1%的系统治疗序贯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患者出现复发(P=0.006)。总體(tǐ)来看,89%的复发患者存在遠(yuǎn)处受累。其中4%的单纯RT患者、8.3%的系统治疗患者、0%的系统治疗序贯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患者在原发病部位出现复发。

21例患者出现疾病转化。与接受单纯RT(n=11[6.4%])或观察等待(n=8[9.4%])的患者相比,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(n=2[1.8%])疾病转化发生率较低(HR:0.20;95%CI:0.070-0.61;P=0.34)。所有(yǒu)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疾病转化。接受单纯RT和观察等待的患者疾病转化风险相似(P=0.50)。在疾病转化的患者中,中位随访31个月,1例患者死于转化后疾病。

研究中共22例患者死亡(5.7%),观察等待组5例(5.8%),其中2例疾病相关,3例疾病无关;单纯RT组12例(7.0%),其中6例疾病相关,1例疾病无关;系统治疗组3例(5.0%),其中2例疾病相关,1例疾病无关;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组2例(4.1%),均為(wèi)疾病相关。

预后因素

目前已有(yǒu)的FL治疗相关预后指标无法识别高危患者(FLIPI:P=0.97;FLIPI-2;P=0.29),启动治疗的患者的疾病等级同样对PFS无预示作用(yòng)(P=0.89),POD24(系统治疗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)同样无法确定早期死亡的患者(P=0.89)。单变量分(fēn)析显示,年龄>60岁、疾病分(fēn)期、存在B症状、结节部位数量、受累淋巴结数量、β2微球蛋白水平与PFS无关,而ECOG评分(fēn)<2分(fēn)(P=0.012),无巨大包块(P=0.032)与较好的PFS存在关联。

研究结论

该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,系统治疗序贯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是最有(yǒu)效的FL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。但该研究随访时间较短,尚无法确定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带来的PFS获益能(néng)否转化為(wèi)OS获益。有(yǒu)待后续随机研究进一步确定FL的最佳一線(xiàn)治疗策略。


上一篇: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
下一篇:反应动力學(xué)模式有(yǒu)望成為(wèi)MM患者生存的有(yǒu)力预测指标

关键词: 滤泡,淋巴,淋巴瘤,一線(xiàn),治疗,策略,选择
img

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長(cháng)袁六妮

系中國(guó)民(mín)营医疗机构协会理(lǐ)事、石家庄市政协委员、石家庄市劳动模范,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,继承和发扬中國(guó)传统医學(xué)文(wén)化,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為(wèi)主题,汲取传统医學(xué)精华,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(yǒu)效成果,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。

相关文(wén)章推荐